《花好月圆--李鸿照、戴牧花鸟作品联展》开幕式众嘉宾合影
来自西北的汉子李鸿照和生长于江南的佳人戴牧在杭州举办了一场作品联展,展出的是他们最新绘制的40张花鸟作品。展览名称叫“花好月圆”,配合花鸟作品的明丽亮洁和人们脸上的欢笑,温馨而圆满。
李鸿照是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外形敦厚却慈眉善目,戴牧在《美术报》工作了十多年,小巧灵敏而才气横溢。两个看起来一南一北差距很大的人却在生活和艺术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艳羡的和谐。
李鸿照虽然画的也是西北有的那些花花草草,但意境和那些当地画家的截然不同,他描绘的是一种江南文人的意趣。戴牧的作品也充满了江南女子的细腻与情趣。
这种艺术趣味上的“吻合”一下子把两个原本天南海北的人拴在了一起。
李鸿照(左)和戴牧在展览现场
李鸿照在西北呆了大半辈子,但他喜欢古代文人画的比较平正、内敛的画,学的过程基本上也是像宋徽宗、赵孟頫、沈周这样一路过来的。所以虽然他长在西北,但作品表现出的都是江南的这种敦厚、细腻与温和,是其志趣和性情的表现。他长期在北方高粱地里画江南很文气、很雅的花卉,虽然这些题材北方也都有,只是别人关注的可能更多的是宏大气势,李鸿照则喜欢平静地看周围,从最正常的人、植物的状态里面去看生命自身生动、有生机、好玩的一些东西,喜欢平静地一笔一划平稳地去处理。喜欢的角度不一样,表现的手法也不一样。在李鸿照看来,画画就是自己一笔一划慢慢要做到的事情。他想画的干净一点,温润一点,平和一点,不要有那种莫名其妙或者说不清楚的东西,让每一个点画、每一个形象都干干净净。他平时不太喜欢画大画,一尺大小,搞来搞去,就感觉蛮舒服。
戴牧之前是《美术报》的编辑,又是艺术硕士、策展人,在认识李鸿照之前,画工笔比较多,后来学了服装设计,画国画是这几年的事,尤其是水墨花鸟。瀚阳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冯黎敏认为戴牧有一颗七巧玲珑心,同时又很干练、果断。林海钟也认为戴牧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画家,特别机敏,也很有情趣。
和戴牧认识之后,李鸿照在杭州生活了几年,体味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于是他重新创作了一系列花鸟作品,并拿了出来,第一次集体在杭州亮相。两人的花鸟作品虽都是兼工带写的笔法,但各有特色。李鸿照的梨花,带着隐隐绰绰的幽玄,是梨花却又不像路边曾见的梨花,明洁清丽。而戴牧笔下的海棠花儿则多了些颜色,多了些爱生活的小滋润,恬静怡人。但无论描绘的是什么,都充满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就快乐的画画,安静地,快乐地去做事情,不会用那种拼搏或苦苦奋斗的感觉束缚自己,觉得高兴的时候就画画,再高兴一点就出游,有了创作的灵感就记录下来,有了机缘就办画展。
于是就有了这次“花好月圆”的画展。
《花好月圆--李鸿照、戴牧花鸟作品联展》展厅内部
《花好月圆--李鸿照、戴牧花鸟作品联展》 展厅内部
这个机缘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导林海钟。李鸿照和林海钟是旧识,两人常以“哥们”互称。1999年,林海钟在北京就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二期中国画名家研修班,陈绶祥老师主持的,和李鸿照是同学。20多年过去了,二人感情日久弥新,如果林海钟去西安,一定会找李鸿照。
《绣球》 戴牧 纸本水墨 30×60cm 2013
林海钟常常打趣李鸿照,说他长得特别像唐朝人,现在有点北宋人的味道,再过段时间,就是南宋人了。于是李鸿照就来到临安(现杭州)了。林海钟曾说,李鸿照生错了地方,他最终是属于杭州的。戴牧是伯乐,把他寻过来。
《水仙游鱼》 李鸿照 146x73cm 2014年
有时候江南人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里,没有像李鸿照这样的文化的情结。他是从外面来看江南的氛围,而我们常常在其中会熟视无睹,如外地人更懂西湖,所以西湖边很少杭州人,更多的是外地人。因此李鸿照带有一种非常敏锐的思维来看江南,同时他画的这种江南氛围在意味上比我们更加江南。
现在当代花鸟画,对于传统其实关注的不够。李鸿照特别关注传统的花鸟画,特别是水墨中有点小写意的味道,梳理得不错。他的气息比较堂正,人也很堂正,从此杭州多了一个优秀的花鸟画家。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